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五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五年,是我省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視察山西,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我省發展領航把舵、指引方向,激勵鼓舞全體三晉兒女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五年來,在省委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大政方針,按照省第十一次、第十二次黨代會決策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力推動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大踏步前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山西篇章邁出堅實步伐!五年來,我們狠抓發展第一要務,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扎實做好“六穩”“六?!惫ぷ?,全省經濟發展持續進位提質。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滾動開展“三個一批”活動,推進省級重點工程建設,大張高鐵、鄭太高鐵、大西客專全線建成通車,太原至呂梁開通動車,全省歷史性實現市市通動車。太原地鐵2號線通車運營,長治至臨汾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集大原高鐵、太原西北二環高速等項目開工建設,新改建“四好農村路”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7.6萬公里。促進消費升級,加快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大力培育外貿主體。全省GDP從2017年的1.45萬億元接連突破2萬億元、2.5萬億元大關,年均增長約6%,總量在全國的位次上升到第20位,人均GDP邁上7萬元新臺階,山西在全國經濟版圖的地位更加凸顯!五年來,我們堅定不移推動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扎實推進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產業轉型步伐加快。累計投入技術改造資金88億元,推動傳統優勢產業率先轉型。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價機制,積極培育重點產業鏈和特色專業鎮,實施千億產業培育工程,強力推動“六新”突破,太鋼不銹高端冷軋取向硅鋼、山西中來高效單晶光伏電池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投產達效,涌現出手撕鋼、第三代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一大批新產品,非煤產業增加值增速持續快于煤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11.6%、11.7%。實施服務業提質增效十大行動,服務業增加值突破萬億元。數字經濟發展勢頭日益強勁。5G基站達到6.7萬個,太原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建成運行,晉陽湖峰會影響力持續擴大,數字經濟規模突破5000億元。文旅康養深度融合發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扎實推進,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加速隆起,連續成功舉辦旅發大會、康養大會、大河文明旅游論壇,5A級景區增至10家。開發區持續提質增效?!叭啤备母锷钊胪七M,“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集成效應充分顯現,一般工業項目實現“全承諾、零審批、拿地即可開工”。開發區數量增加至93個,工業類開發區規劃面積、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占到全省的1.86%、31%。創新生態持續優化?!?11”“1331”“136”工程深入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提質增效,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倍增,中國(山西)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成運行,國家實驗室唯一的基地落戶山西,國家重點實驗室達到7家,5家省實驗室建成運行,引進一批院士專家等頂尖創新人才,28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高端純鐵基材等一批科技創新成果涌現,山西轉型發展跑出“加速度”!五年來,我們堅決擔當國家使命,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再譜新篇??咐吸h中央賦予的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重大使命,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釋放煤炭優質產能,推進5G智慧礦山建設,開展煤炭綠色開采試點,煤炭先進產能占比提升至80%,產量達到13億噸、位居全國第一。電力機組超臨界、超超臨界比例不斷提升,電力市場化改革領跑全國,外送電規模持續擴大。非常規天然氣持續增儲上產。風光發電裝機容量位居全國前列,氫能、地熱能、新型儲能和能源互聯網等加快發展,垣曲、渾源等抽水蓄能電站加快建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達到4900萬千瓦、占比40.25%。能耗強度累計下降16%。成功舉辦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發出能源革命最強音!五年來,我們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發展動力活力顯著增強。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改組組建一批引領轉型的旗艦勁旅,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圓滿收官,提質增效及扭虧減虧三年行動接續實施,省屬企業主要經營指標進入全國前列。全面加強預算管理,扎實推進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積極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扎實推進地方金融改革化險和提質增效,完成政府性融資擔保市縣一體化改革,完善穿透式監管體系,推進城商行、農信社改革化險,組建山西銀行,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30條”“23條”等政策措施,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華翔集團成功上市。復制推廣自貿區改革試點經驗,大力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太原、大同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太原國際郵件互換局開通運營。成功舉辦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動和中博會,積極參加進博會、服貿會等展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實際利用外資規模持續擴大,世界500強企業在我省累計投資設立103家外資企業,建立國際友城63對、友好合作伙伴117對,內陸地區挺進了改革開放新前沿!五年來,我們大力推進市場主體培育和營商環境建設,經濟生態持續優化。培厚市場主體發展土壤,落實國家及我省助企紓困政策,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近2200億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積極推進登記注冊便利化,推行簡易注銷,市場主體登記時間由28.5天壓縮至0.5天。大力推進“小升規”。五年來,市場主體數量增長189.2萬戶,凈增規上工業企業3700戶,“專精特新”企業增長10倍、達到2113戶。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編制“十四五”營商環境規劃,開展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創新推出“五有套餐”,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一枚印章管審批”“證照分離”等改革走在全國前列,營商環境4項重要指標躋身全國標桿,8個典型案例入選中國營商環境報告,“三無”“三可”營商環境成為山西的靚麗名片!五年來,我們著力優化城鄉區域發展布局,三晉面貌喜煥新顏。高起點構建“一群兩區三圈”城鄉區域發展新布局,高質量推進中部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統籌推進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和轉型綜改示范區提質?;A設施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全省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15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857公里,95.7%的縣實現高速公路覆蓋,客運航線達到304條,大水網骨干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山西后發趕超提供了強力支撐!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4735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糧食生產連年豐收,2022年糧食產量292.9億斤、畝產619.7斤,雙雙創歷史新高。國家農高區建設扎實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快速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5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799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2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闊步邁上了奔向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五年來,我們以“雙碳”戰略牽引綠色發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有序推進碳達峰山西行動。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扎實推進“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完成營造林2509.9萬畝,森林覆蓋率提升至23.57%,歷史性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扎實推進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反饋問題整改。堅定不移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優良天數比例提高到74.5%,重污染天數減少85%,PM2.5濃度38微克/立方米、降低30.9%,SO2濃度12微克/立方米、降低76.5%,設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部消除,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提升31.9個百分點、達到87.1%,汾河水質穩定達到Ⅳ類以上,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畫卷正在三晉大地徐徐展開!五年來,我們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生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2021年成功應對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秋汛,水毀基礎設施修復建設全面完成,因災受損農房全部完成重建修繕,災后恢復重建贏得人民群眾點贊。財政收入八成以上用于民生,持續辦好一批民生實事。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累計培訓620萬人,城鎮新增就業25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16.7萬人,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保持全國第一方陣并不斷進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提高10400元、5530元。建設3061所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改造2046所寄宿制學校。實施高等教育“三個調整優化”,“雙一流”建設成效顯著,歷史性實現本科高校設區市全覆蓋,農大農科院合署改革不斷深化,山西師大整體搬遷太原。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健全。持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施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穩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3個國家級、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建設,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持續深化。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一批優秀文藝劇目獲國家級大獎,“五個一批”群眾文化惠民工程扎實開展,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水平大幅提升,襄汾陶寺等5項考古遺址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武鄉縣入選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單位。二青會成功舉辦。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城鄉社區治理服務體系不斷健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效顯著。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平安山西建設邁向更高水平。五年來,我們積極推進政府自身建設,政府治理效能持續提升。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嚴格落實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加快建設清廉政府。嚴格執行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五年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4310件、政協提案4607件,出臺政府規章39件。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順利完成政府機構改革,累計取消、下放、調整省級行政審批事項162項,省市縣三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全部公布。數字政府建設穩步推進,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五級全覆蓋。覆蓋省市縣鄉的“13710”督辦功能不斷優化,“1+N”抓落實工作機制成效顯著,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五年來,外事、僑務、港澳臺、民族、宗教、科普、史志、檔案、參事等工作取得新進展,婦女、兒童、青少年、殘疾人、紅十字等事業取得新進步,對口援疆工作取得新成績,國防動員、雙擁、人民防空工作扎實推進,各項事業呈現新氣象!特別是剛剛過去的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春節前夕再次視察山西,勉勵我們在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突破,續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給予我們巨大鼓舞和強大動力!一年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及省委歷次全會精神,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同步推進“兩個轉型”,全省經濟持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多項預期性指標創歷史最好成績,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目標,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態勢強勁,在克服重重困難中交出了引以為豪的優異答卷!一是以強烈使命擔當堅決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責任。以能源“五個一體化”為牽引,扎實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和煤炭生產滿負荷高位運行困難,千方百計挖潛增效,堅持日跟蹤、月調度,以日保月、以月保年。在2021年保供16個省區市的基礎上,2022年煤炭日均產量達到356萬噸,以長協價保供24個兄弟省份電煤6.2億噸。在能源供需緊張形勢下,山西人民發揚革命老區精神,每天約23萬產業工人日夜奮戰在井下生產一線,約200萬噸煤炭源源不斷輸送到全國各地,為全國能源保供作出了重要貢獻!二是以政策組合拳推動經濟頂住壓力實現平穩健康發展。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超預期因素影響,落實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制定我省穩經濟“46條”和接續“27條”,實施穩工業“70條”、服務業恢復發展“61條”“10條”、加快復工復產和服務業復蘇若干措施等政策舉措。堅持月分析、季調度,定期研判,省領導帶隊開展3輪督導服務,扎實推動各類政策精準落地、直達快享。發揮項目總指揮部和分指揮部統籌協調作用,出臺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21條措施,實施“百項堵點疏解行動”,爭取專項債額度684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基金額度107.5億元,省級重點工程完成投資3046億元。推出“晉情消費·品質生活”系列促消費活動,發放政府數字消費券近23億元,帶動消費248億元。預計全省GDP增長4.5%左右,增速位居全國前列,為全國穩定經濟大盤作出了貢獻!三是以人民至上情懷堅決打好防疫阻擊戰。面對疫情持續沖擊特別是九月底以來“多省輸入、多點散發、多鏈傳播、局部聚集”的嚴峻形勢,省委科學指揮,堅決落實國家二十條、新十條,因時因勢調整優化防控舉措,強化醫療資源配置和儲備,持續提升流調溯源、核酸檢測、醫療救治能力。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聞令而動,廣大防疫人員和醫護工作者白衣為甲、逆行出征,枕戈待旦、連續作戰,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全省上下眾志成城、協同配合,成功應對處置多起散發疫情沖擊,打贏運城、大同、太原、忻州等地疫情阻擊戰,最大限度守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在這場長達三年的艱苦卓絕的抗疫斗爭中,衛健、疾控、醫療衛生、公安、交通、農村、社區、企業等各條戰線的干部職工都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作出了無私的奉獻,讓我們向他們致敬!為他們點贊!四是以十大平臺建設推動市場主體逆勢增長。面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生存發展困難,一手助企紓困,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一手著眼長遠,大力建設鄉村e鎮、文旅康養示范區、樓宇經濟、流量經濟等十大平臺,促進市場主體集聚、產業集群發展。實施市場主體倍增工程,扎實開展市場主體建設年活動,制定“1+1+8+1”政策措施體系,組建省市縣三級工作專班,完善工作機制,細化重點舉措,狠抓政策落地見效。精選特鋼材料、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十大重點產業鏈,推行產業鏈鏈長制,確定20家“鏈主”企業,實施“政府+鏈主企業+產業園”招商,10條重點產業鏈營業收入總額預計突破3800億元。首批建設杏花村汾酒、清徐老陳醋、定襄法蘭、太谷瑪鋼等十大特色專業鎮,配套出臺扶持政策,推動專業鎮做大規模、轉型升級、打響品牌。全省市場主體達到397.9萬戶、同比增長26.1%;涉稅市場主體182.1萬戶,增長32.1%;新登記市場主體103.8萬戶,增長1倍,在各種超預期因素交織疊加影響下,市場主體量質齊升,活力充分迸發!五是以改革創新強力推動中部城市群和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順應區域協調發展和城市群發展大勢,搶抓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進入國家規劃的重大機遇,成立建設領導小組,完善頂層設計,做好規劃引領,加強協調保障,推動中部城市群五市聯動機制化、協作常態化。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強勢起步,太忻城際列車順利開通,太忻大道全線通車,大盂產業新城和秀容新城建設步伐加快,千億級高端裝備制造、百億級集成電路和半導體等產業聚鏈成勢,“北引擎”作用日益凸顯,山西融入京津冀、對接雄安新區步伐加快!在多年持續努力的基礎上,我們辦成了不少打基礎、利長遠、促轉型、增動能、惠民生、防風險的事情。中部引黃供水實現“零的突破”,太原市第二水源滹沱河供水工程開工建設;雄忻高鐵、太原機場三期改擴建等重點工程正式開工,三個一號旅游公路主線基本貫通,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正在加快形成;新登記市場主體數量、實有企業數量均突破100萬戶,轉型根基進一步夯實;運城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獲批,轉型綜改示范區獲批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開放平臺建設有了新突破;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的三個學科躋身國家“雙一流”學科,全省累計有195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三個學科晉級A類學科、實現“零的突破”,高水平大學建設步伐加快;懷柔實驗室山西基地揭牌,高速飛車實驗線成功首航,科技創新結出豐碩成果;“三區三線”劃定獲得國家批復,國土空間不斷優化,用地保障持續增強;實施308.8萬套房屋產權登記確權頒證“清零行動”,惠及三百萬戶群眾;公益性零工市場實現市級全覆蓋;白求恩醫院、省腫瘤醫院、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建設,基本醫療保險實現住院、門診和5種門診慢性病跨省就醫費用醫保報銷直接結算,群眾看病就醫更加方便;我省強化煤炭增產保供保障能源安全等三項典型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全省高質量發展基礎更加扎實,轉型發展動能更加強勁,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鋪展開更加絢麗的畫卷!各位代表,五年的發展歷程令人難忘,發展成績令人鼓舞。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團結帶領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駐晉部隊、公安干警和中央駐晉單位,向關心支持山西改革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還有不少短板弱項;動能轉換還不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不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市場主體和民營經濟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營商環境需要進一步優化;改革開放還需持續深化;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人民群眾在就業、增收、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等方面還有很多期待和需求;一些領域存在風險隱患,統籌發展和安全任務繁重;政府系統抓落實的本領還需進一步提升,一些干部能力作風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等等。我們要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采取有力舉措,認真加以解決。各位代表,五年極不尋常的經歷給了我們許多深刻的啟示。做好政府各項工作——二、今后五年工作總體安排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是山西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實現轉型目標任務的重要時期。做好今后五年工作,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決策部署,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按照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圍繞建設“三區三地”,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快轉型發展,持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未來五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健全,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邁出新步伐,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活力不斷激發,在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比較優勢進一步發揮;
平安山西建設深入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邁上新臺階。
五是全力打造區域創新高地,加快建設懷柔實驗室山西基地,積極創建崖州灣實驗室雜糧基地,加快推進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山西)建設,建設高速飛車等創新平臺,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創新平臺達到15家以上。
三、2023年重點工作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新一屆省政府依法履職的起步之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十分重大。要貫徹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同步推進產業轉型和數字轉型,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加快鍛長補短,深化改革開放,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盡可能爭取更好結果;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經濟增長水平,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約束性指標不折不扣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在統籌做好各項工作的同時,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以制造業振興為重點加快推進產業轉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實現從“一煤獨大”向“多業支撐”轉變。加快能源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在確保安全生產前提下,加快煤炭先進產能釋放,力爭煤炭產量達到13.65億噸。做好電煤穩價保供。積極布局先進環保高效煤電機組,穩妥推進煤電項目“上大壓小”,完成煤電機組“三改聯動”1600萬千瓦。推進外送電通道建設。加快現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促進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支持朔州市抓好煤新一體化及煤化一體化,推動煤制高端化學品、煤制高端碳材料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促進煤炭向原料、材料、終端產品轉變。建設風電光伏五大基地,支持大同市抓好風光火儲及源網荷儲一體化。推進氫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開發利用,力爭開工5個以上抽水蓄能項目,加快推進2座新能源匯集站建設,發展移動儲能。扎實推進能源互聯網試點,開展虛擬電廠試點示范。加快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提高能源原材料產業精深加工能力,鼓勵開展再生鋁鎂業務,支持呂梁市打造百萬噸千億級鋁鎂產業集群。推動法蘭、瑪鋼、玻璃器皿、日用陶瓷等產業強龍頭、拓市場、塑品牌。支持企業加大技術設備投入和智能化改造,推進“兩化融合”,打造一批智能工廠、智能車間。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推進鋼鐵、化工等行業工藝裝備升級改造,推動焦化企業全面實現干法熄焦,4.3米及以下焦爐全部關停。支持臨汾市抓好臨浮產業一體化發展試驗區建設。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做強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節能環保等千億產業,做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現代醫藥和大健康、合成生物、現代煤化工等百億產業,加快量子產業、人工智能、綠色低碳、高速飛車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支持晉中市抓好新能源汽車集群打造及應用場景拓展。做大做強“鏈主”“鏈核”企業,加快引育配套企業,力爭在三年內培育形成特鋼材料等六條千億級、光伏等四條五百億級產業鏈。強化專業鎮梯次培育,支持專業鎮建立完善檢驗檢測、現代物流、研發設計、電子商務等公共服務平臺,做強首批十大重點專業鎮,新增省級專業鎮5個以上,努力打造北方地區新的特色制造產業和消費品工業集聚區。支持大同市舉辦首屆山西特色專業鎮投資貿易博覽會。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抓好數字經濟對標發展,健全數字經濟發展指標體系、監測考核體系。大力培育電子信息制造、信創、大數據、軟件等數字產業,做強智能終端、信創整機、碳化硅等優勢產品。打造一批省級數字經濟園區,建設一批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推動綠色數據中心創建、運維和改造。加快推進各行業領域數字化改造,建設冶金、裝備、化工等領域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完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加快二級節點應用推廣。支持晉城市抓好制造業數字化改造先行區建設。推動數實融合、數智賦能,拓展數字融合應用新場景,發展數據登記、標注、評估等服務業態。支持陽泉市抓好數智新城建設。啟動“燈塔工廠”創建行動。各位代表,轉型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出路。前進道路上,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轉型發展。要錨定轉型不動搖,以非常之力、恒久之功加快培育新動能、持續構筑新支撐,推動山西經濟華麗轉身、行穩致遠!(二)扎實開展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制定我省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1+ N”政策文件,扎實推進各項重點任務。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對照國家負面清單,全面清理違規設立的準入許可和準入環節的隱性門檻,實施案例歸集和通報制度。完善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相適應的準入、審批、激勵懲戒機制,研究制定市場準入效能評估指標體系。加大對民營企業進入產業轉型、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科技創新等領域的支持力度。開展放寬市場準入試點,降低企業準入準營制度性成本。完善市場基礎設施。
打造特色優勢產品交易平臺。著力打造輻射全國的煤炭、焦炭交易中心,編制發布全品種煤炭、焦炭等價格指數,構建涵蓋供應鏈、金融、儲備等功能的綜合服務體系。主動參與全國電力現貨交易規則制定和區域電力市場建設。依托法蘭、瑪鋼、汾酒、陳醋等特色產品,構建融合商貿會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功能的專業化交易平臺。
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積極發展證券、基金、期貨等非銀金融機構,加快補齊風投創投短板,培育壯大合格機構投資者,大力推進企業上市倍增計劃。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完善重大項目用地保障機制。積極推行開發區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推進不動產“帶押過戶”“房證同交”“地證同交”等改革。建設全省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做好人才服務。積極發展技術和數據市場,推動知識產權交易和科技成果轉化,推進山西大數據交易平臺建設。
創新和加強市場監管。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完善“互聯網+監管”。健全對新業態、新模式等的包容審慎監管,加強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等領域的嚴格監管,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各位代表,高質量發展要有高標準市場體系支撐。我們要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開放的姿態,搭建市場大平臺,暢通經濟大循環,更好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不斷提升山西板塊的經濟活力和競爭力!(三)深入開展市場主體提升年活動。不斷加大政策供給,提升服務能力,凈增規上工業企業800戶。加快打造高水平集聚平臺。在繼續推動鏈長制延鏈強鏈、做實做深,促進專業鎮抱團發展、梯次培育的同時,重點打造四類平臺。全力以赴惠企助企。豐富政策“工具箱”,建立涉企政策“一站式”平臺,精準匹配、精準推送,實現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獎補資金“一鍵直達”。發揮工作專班作用,深入開展入企幫扶活動,“一企一策”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永不下線”為企業提供熱情精準服務。
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堅持對標一流,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開展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狠抓營商環境3.0版改革落實,復制推廣一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改革,持續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證照分離”“一業一證”等改革,推動更多事項“一件事一次辦”,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各位代表,我們就是要為創新創業者搭建更多平臺、創造更好環境、提供更優服務,讓市場主體青山常在,讓經濟發展生機勃發!(四)全力推動中部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加快中部城市群建設。落實好中部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總體規劃,推動太原與周邊四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協同發展、要素自由流動。推進太原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建設,高水平開發瀟河新城、汾東新區,提升太原都市區綜合承載力。推動太忻一體化經濟區高質量發展。適度超前謀劃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太忻數據流量谷、國科(山西)新材料技術創新基地、海峽兩岸(太原)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大盂產業新城與現有開發區整合,促進秀容新城產城融合,加快太原火工區搬遷改造,打造太忻科創共同體,努力建設“兩個轉型”的先行區、數字經濟的場景地標、數實融合的示范標桿。增強轉型綜改示范區發展動能。創新管理工作機制,加強政務服務集成,健全公共服務平臺,完善基礎設施和產業鏈配套。狠抓招才引智,加快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加強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著力培育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和特色產業鏈,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建設宜居宜業示范新區。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做好城市體檢評估,開展城市更新試點。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市政路網830公里,完成660公里雨污合流管網改造,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855個,完善城區停車場等配套設施,新建公共充電樁3萬臺。推進海綿城市、綠色低碳縣城、完整居住社區試點。建設新型智慧城市。以太原市為重點,開展城市信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建設。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扎實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支持長治市抓好資源型城市轉型及創新型城市建設。各位代表,新型城鎮化承載著人民群眾過上現代文明生活的夢想。我們就是要順應人民意愿,遵循發展規律,以工匠精神打造現代化城市,帶動“四化”同步發展,讓城鄉人民群眾共享現代文明新生活!(五)大力推進項目建設擴量提質。樹牢“項目是第一支撐”鮮明導向,做實做細“五張清單”,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支撐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實施一批重點產業轉型項目。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數字經濟發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能源產業“五個一體化”、農業特優發展等方面謀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支持企業加快技術升級改造。
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常態化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鼓勵和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規范發展,支持民間投資項目參與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盤活城市老舊小區、老舊廠房、文化體育場館等資源資產。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加強民間投資融資支持。
促進招商引資提質增效。推動向開發區賦權再升級,發揮“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集成效應,提升“區內事、區內辦”水平,滾動開展“三個一批”活動,提升開發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質量,打造開發區升級版。探索招商部門“三化三制”改革,整合各方招商力量,動態完善招商圖譜,開展市場化、專業化、精準化招商。
強化要素服務保障。切實發揮項目指揮部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及時研究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困難問題。用好用足專項債券、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有利政策,爭取國家金融債券支持,著力破解項目融資難題。加快釋放“三區三線”調整政策紅利,保障項目用地。持續推進“兩高”企業節能減排改造和騰籠換鳥,挖潛能耗環境容量。著力提高審批服務效率,服務保障高質量項目建設。
各位代表,抓好今天的項目,就是播下明天的希望!全省各級都要強化抓項目意識,提升抓項目能力,在高質量發展的賽場上謀項目、干項目、比項目,為山西轉型發展匯聚更大更多能量!(六)促進文旅、服務業和消費回暖升級。多措并舉提振消費。貫徹落實國家及我省促消費系列政策,增強消費能力,提振消費信心。開展促消費系列活動,再發放一批電子消費券和“愛心消費券”,促進重點領域消費加快恢復,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推動甲醇汽車省內推廣,促進服務消費擴容提質。開展綠色建材、綠色智能家電下鄉,鼓勵家電等大宗消費品以舊換新。積極發展假日經濟。加強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無接觸消費等新型消費,拓展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消費場景。持續改善居民消費環境,打造一批重點商圈和特色街區、“夜經濟”集聚區,不斷提升城市“煙火氣”。分類指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持續開展服務業提質增效十大行動,積極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科技服務、現代金融、中介咨詢、高端商務、節能環保等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高端化發展。加快推進文體培訓、文旅康養、體育健身、托育服務等服務業轉型升級,抓好現代商貿、家政服務、養老服務等服務業提質增效,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多樣化發展。加快發展非營利性服務業,持續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精準施策促進文旅康養產業健康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做優做強五臺山、云岡石窟、平遙古城等旅游品牌,深入實施龍頭景區“9+13”梯次打造培育計劃,支持晉祠天龍山、乾坤灣等創建5A級景區,支持王莽嶺錫崖溝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推動A級景區倍增。持續推進長城、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西段)建設。加快發展紅色游、鄉村游、研學游、生態游等新業態,開發小群體、低密度、定制式休閑旅游產品,促進露營旅游健康發展。積極發展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全面提升景區品質和服務質量,加快景區標準化建設、智慧化改造,完善5G網絡、停車場等服務設施,創建一批智慧化示范景區和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區。著力塑造文旅品牌,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線路,推動旅游消費和休閑消費融合發展,做好文旅推廣營銷,不斷提升“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讓三晉大地成為游客向往的旅游勝地!(七)著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振興。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教育“六項創新工程”。實施基礎教育擴容提質工程,強化學前教育普惠發展,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建設100所公辦幼兒園,建設改造500所寄宿制學校,鞏固“雙減”成果,提升縣域高中辦學條件和水平。實施職業教育達標提質工程,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推動職業教育整合優化、達標提檔,高質量實施國家和省級“雙高計劃”、高水平中職學校建設計劃,培養更多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實施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工程,支持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高標準完成“雙一流”建設任務,支持中北大學、山西醫科大學等高校的優勢學科建設,打造沖擊新一輪“雙一流”學科梯隊。持續優化高等教育布局結構,積極推進應用型高校和應用型本科專業建設,加快培養理工農醫專業緊缺人才,建設用好省校合作“12大基地”。實施教師隊伍培優塑強工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實施教育綜合改革深化拓展工程,積極穩妥推進中高考改革,深化“縣管校聘”改革,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實施教育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持續加大教育經費投入。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高質量推進“111”“1331”“136”創新工程,重組2-3家全國重點實驗室,新建2-3家省實驗室,優化調整省重點實驗室。推進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培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1+10”中試基地。實施“兩個轉型”科技支撐專項行動,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形成一批走在全國前列的創新成果。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滾動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國有企業研發投入剛性增長機制。完成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任務,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運用體制。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加快引育高素質人才隊伍。優化人才引進政策,健全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創新柔性引才模式,充分向國有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用人主體放權,加強人才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服務保障,努力造就一流的戰略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加強企業家人才隊伍建設。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大力破除“四唯”傾向,試點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建立青年科技人才穩定支持機制,讓各類人才大展身手。各位代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我們要充分發揮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強化高質量發展科技人才支撐,讓創新創造活力在三晉大地競相迸發、充分涌流!(八)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按照“4句話32字”要求,持續實施扭虧減虧、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力爭主要經營指標盡快突破“兩線”。推動業務歸核化,進一步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加快清理非優勢業務和低效、無效資產,推動國有資本逐步從缺乏競爭優勢的一般市場競爭性領域有序退出。推動治理規范化,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推動管理數智化,健全國資數智化管理平臺和監測體系,從嚴管控省屬企業表外負債、債券發行和高負債率子公司,持續降低資產負債率。推動資產證券化,研究設立省屬企業穩定發展基金,積極推動企業IPO上市,加大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力度。深化財稅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積極培育地方稅源。推進分領域財政事權劃分改革,加快界定省以下各級財政支出責任,加大財力薄弱縣轉移支付。堅持過緊日子,從嚴從緊核定“三公”經費,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健全財政大事要事綜合協調保障機制。著力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堅決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不斷增強財政可持續發展能力。做好金融改革化險。深入推進農信社改革化險,推動新機構順利掛牌。健全現代金融企業制度,規范投資決策,加強內控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完善穿透式監管體系,強化高風險金融機構風險處置,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出臺我省加快建設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1+N”政策體系,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大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交流合作,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
版權所有:山西鑫富源人力資源派遣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備12003981號-2 |
掃碼關注我們
|